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宝宝拉肚子?这些“肠”知识赶紧get起来!

2024-06-18 作者: 包装展示

  腹泻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俗称“拉肚子”,指的是排便次数明显超过日常频率且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或者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和黏液。

  腹泻大致上可以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造成急性腹泻的问题大多是感染、中毒、药物或其他疾病引发;感染类腹泻最重要的包含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寄生虫肠道感染。

  在婴幼儿中,因病毒感染导致肠道受损而引发婴幼儿腹泻是最常见的,病毒性肠胃炎是发生在胃和小肠的炎症,在婴幼儿中最常见的引起腹泻的病毒是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在轮状病毒疫苗普及率高的地方,诺如病毒成为儿童急性胃肠炎的首要元凶;病毒通过婴幼儿损伤的肠道内膜引起腹泻,此类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中。

  此类病毒易在人群之间传染,也可见于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弯曲杆菌属或沙门氏菌,少数可见于寄生虫感染。由于公共卫生的改进,如清洁饮用水、合理处置污水等,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从而引起的腹泻频率逐渐下降。

  此外,饮食不当(生冷食品)或某些对胃肠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也可诱发急性胃肠炎。

  胃肠道外感染,包括尿路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甚至中耳感染(若孩子正在为治疗这些感染而服用抗生素药物,腹泻有可能更严重);

  这种肠道的炎症性疾病在医学上称为“肠炎”,但是,多数情况下,腹泻往往伴随呕吐的出现,或者继发于呕吐之后。这样一个时间段,通常胃和小肠都有了炎症,这种疾病被称“胃肠炎”。

  腹泻的典型症状为频繁的排便和稀薄的粪便,可能伴有腹痛,也可能会引起脱水,严重时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婴幼儿腹泻时出现稀便主要是由于肠道无法正常消化或吸收孩子摄入的食物和液体,同时体液也会通过受损的肠道内膜而渗出。

  矿物质和盐会随着这些液体丢失。如果这样一个时间段孩子摄入的食物和液体含糖量很高(例如果汁、甜饮料等),会促进加重体液丢失,这是由于食物中不能被吸收的糖分可以将更多的水分吸收进肠道内,从而加重腹泻。

  当婴幼儿患急性肠胃炎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也可能伴随有头痛、发热、寒战等症状;婴幼儿还也许会出现食欲不振、哭闹烦躁、精神萎靡、尿少甚至脱水。

  口服补液盐,为低渗型口服补液盐,可减少呕吐及腹泻次数,缩短腹泻病程。药物医治包括止吐、止泻、益生菌治疗,如多潘立酮混悬液餐前半小时口服,思密达(十六角蒙脱石)口服止泻,益生菌推荐含鼠李糖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细菌或寄生虫感染所致胃肠炎还需抗感染治疗,病毒性胃肠炎无须抗病毒治疗。

  母乳喂养应贯穿整个补液治疗中,在初始补液4~6小时的治疗期间或者结束之后尽早恢复喂养,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喝些米粥、米汤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一般来说,不需要用稀释的配方奶或者改良配方奶。

  大多数感染性腹泻,都是由于手接触了感染源,如粪便后再接触口腔而导致的,常见于还没有学习自己上厕所的孩子。加强个人卫生(例如上厕所后、换尿布后和处理食物前都要洗手);加强家里、幼儿园和学前班的其他卫生措施;不要给孩子喝生牛奶(没有经过巴氏灭菌的牛奶)、吃可能被污染了的食物;避免服用不必要的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如果可能的话,在整个婴儿期都让孩子接受母乳喂养,限制果汁和饮料的摄入量。

  确保孩子接种了轮状病毒疫苗,这种疫苗可以预防婴幼儿最常见的腹泻和呕吐。研究之后发现,母乳喂养可减少婴幼儿发生急性胃肠炎的风险,因此最大限度保证母乳喂养可预防宝宝得急性胃肠炎。

  宝宝平时要喝开水,少吃生的、半生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当大人带宝宝到人员密集的游乐场所时,一定注意宝宝手的卫生。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下留言。

  简介: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一直从事儿科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专业特色为儿童血液病的综合防治。

  擅长:白血病、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小儿血液病的诊治。